中医草药医疗
科普知识平台

益气通络,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

郭XX,男,51岁,河南西华县人。

现症:患者于1975年4月20日上午骤然晕倒,即送县医院。检查心肺(-),体温37℃,血压160/80mmHg,神志模糊,口唇向右歪斜,左侧上下肢活动不灵,而诊为“脑血检形成”。经用西药治疗20天,症状改善不明显,转我院继续治疗。来时舌苔薄白,脉弦有力。左侧上下肢活动不灵,不能站立,左上肢腕关节肿胀,头痛头晕,口眼歪斜,言语不清。

辨证:血瘀气滞,经脉闭阻,筋失血养。

治法:益气通络,活血化瘀。

处方:当归12g,川芎9g,白芍12g,钩藤12g,桂枝15g,僵蚕12g,独活9g,酸枣仁12g,杞果15g,珍珠母15g,牛膝9g,郁李仁12g,黄芪30g,一日两煎,早、晚各服一次。

5月22日复诊:上方服5剂后,手扶拐棍能站立,手能上抬,但言语不清,左上肢腕关节肿胀,脉象弦缓。守上方去酸枣仁、郁李仁,加天竺黄9g,全蝎9g。继服4剂。

5月27日三诊:脉象弦缓,不扶拐棍能在院内移动数分钟,左上股可以上下左右旋转,手能举至头部,并能握物,但无力,左腕关节肿胀渐消,言语欠清,血压稳定在130/80mmHg。治宜活血通络,滋肾补气。处方:当归12g,川芎9g,白芍12g,僵蚕9g,钩藤12g,全蝎12g,桂枝12g,川断12克,桑寄生12g,山药15g,杞果15g,牛膝9g,大云15g,黄芪30g,金黄草15g。连服数剂。

6月6日四诊:上方加减进退连服数日,脉象缓和,精神舒畅,患侧上下肢活动自如,言语清晰,散步如正常人,左腕关节肿胀消失,手能握物,患者要求出院回家疗养。仍守上方加巴戟天60g,其它药物用量均加倍,共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,每日2~3次,以巩固疗效。1976年5月随访,患者四肢活动正常,能参加一般体力劳动。

按:中风,有中脏腑、中经络之分。本病多由肝阳偏亢,引动内风,风阳上扰而致。故治宜滋阴补肾,益气通络,活血化瘀。方中用当归、川芎、白芍以养血活血;牛膝破血通经,引血下行,有治风先活血,血行风自灭之意,川断补肝肾疏通血脉;全蝎、地龙、僵蚕善行蠕动之力,以平肝活络;桑寄生、金黄草补肾养血;桂枝性味甘温,以温经通阳,敷布津液灌溉四末;重用大云、巴戟天、山药、杞果以滋水涵木;方中的黄芪补气以推动血液的运行。综观全方,共奏补气养血滋肾和破血、活血、化瘀之功,使疾病得以恢复。

——本文摘自《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》

赞(0) 打赏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yj0826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动力!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