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草药医疗
科普知识平台

头晕目眩的治疗医案

医案一:冉XX,女,62岁,安阳市人,于1981年9月12日来诊。

患者头晕目眩,耳鸣如蝉,失眠多梦,恶心纳呆,舌红苔黄,脉弦细。血压180/100mmHg。此为肝阴亏虚,浮阳上越所致。方用降压汤治之。

毛冬青30g,罗布麻30g,丹皮18g,麦冬18g,远志9g,生白芍30g,炒枣仁30g,菊花9g,钩藤18g,薄荷9g,珍珠母13g,玄参18g,甘草3g。

服上方三剂,头晕减轻,血压下降至170/80mmHg。此后在上方基础上稍有加减继服八剂,症状明显减轻,血压降压120/70mmHg。

医案二:陈XX,女,30岁。1979年2月5日来诊。

患者头晕眩数年,五心烦热,心悸,失眠,精神疲倦,血压150/100mmHg,舌红、苔薄白,脉沉弦数。此乃气血俱虛,用降压汤加减治疗。

生白芍30g,毛冬青30g,远志12g,茯苓18g,丹皮12g,罗布麻30g,炒枣仁30g,麦冬12g,当归18g,熟地15g,辽沙参13g,太子参15g,生地15g,玄参30g,甘草3g,五味子9g

服上药十剂,血压稳定至130/80mmHg。

按:本病早在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篇》记有“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。”以后《河间六书》认为:“风火皆阳,阳多兼化,阳主乎动,两阳相搏,则为之旋转。”,《景岳全书》有“无虚不作眩”之说。余据各家之述,悉知本病与肝肾关系甚密,用降压汤补肝益肾为主,熄风潜阳方辅,再根据脉证合参,随证变通。

——本文摘自《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》

赞(0) 打赏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yj0826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动力!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