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草药医疗
科普知识平台

小儿伤食治疗医案

戊午年正月,过吕村岳家拜节。有一内侄方五六岁,大发热七昼夜不退,昏沉欲睡,不思食。云已往名幼科家看过三回,总不退热,虑其动惊。余索前后方视之,皆防风、羌活、柴胡、黄芩、贝母、僵蚕、钩藤、山楂、木通等味。余令抱出视之,目闭懒开,两颊血红,唇紫燥,舌有黄苔,腹坚硬,按之甚畏怯。余曰:“凡此一块火邪,皆食伤在腹而成。清表俱不可,清之则食愈不得化,表之徒伤元气,食终不消。今着人随余取药一剂,可以立愈。”果遣人随余归,予药一剂,用厚朴、枳壳、山楂、麦冬、草果,暗投大黄一钱五分在内。嘱其归时,急煎予服。次日遣婢妇来谢,云相公真是神仙,昨夜将药煎服下,二更时连大解三次,随即退热安卧。今早起床,即索饮食,出门跳舞,嬉戏如常矣。

——本文摘自《吴氏医案录全集》

赞(0) 打赏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yj0826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动力!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