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草药医疗
科普知识平台

血崩的中医治疗医案

蔡xx,女,22岁,四川名山县城东乡农民。1973年11月16日初诊。其爱人代述:病人子宫出血二十余天,血色黑如扬尘水。经某医院治疗,流血反加剧。乃转至另一医院,中药、西药治疗七天,病情未减,病人昏迷不醒,流血不止。检查:诊脉浮弱无力有芤象,舌苔薄白,昏迷,面色蜡黄,呼之亦应,语音低弱,头昏头痛,双目紧闭,精神萎顿。辨证:血崩兼表。治法:表里同治。

荆芥图片处方:自拟方

焦芥穗20克 防风12克 白芷10克 黄芪60克 白术30克 升麻12克 仙鹤草60克 大蓟30克 柴胡12克 甘草6克另用血余炭20克,炒五灵脂20克,共为细末,分为4份,每次用药汤送服1份,日服二次,药汤服三次。11月18日二诊:病人头昏痛止,微觉闷,子宫出血大减,精神略振。外症已解,急当救里。处方:自制方黄芪60克 白术30克 焦芥穗12克 当归15克 川芎10克 煅龙骨30克 阿胶10克 焦陈艾10克煅牡蛎30克 地榆30克(醋炒) 甘草6克二剂11月22日三诊:病人服上方后,血崩止,头闷愈,已能前来就诊,精神食欲俱见好转,脉沉弱,舌质淡白不荣。处方: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60克 潞党参30克 白术30克 当归12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白芍20克 生地20克 菟丝子20克 防风10克 五味子10克 甘草6克人参养荣丸2盒,按说明服。

按:表急救表,里急救里,表里俱急,则应表里同治。凡气血两亏的病人,往往容易感冒。病人血崩二十余天,陷入昏迷状态,脉有芤象,面色蜡黄,语音低弱,精神萎顿,此已是气随血脱之危候,补气、摄血、固脱则为当务之急。解表用焦芥穗、防风、白芷;焦芥穗既能去风,又可止血。黄芪、白术、甘草、升麻、柴胡、仙鹤草、大蓟等补气、固脱、摄血,其中升、柴兼有解表作用。另用血余炭、五灵脂止血。服后表症解,流血亦减,即去表药,专以救里为急,加重了固脱摄血之品如煅龙牡、阿胶、焦艾、地榆等。二剂血崩止,头闷愈。本病发生多由冲任二脉损伤,不能固摄所致。而导致冲任损伤的原因,对于本病例来说,则由于脾肾两虚。脾主统血,脾气虚,统摄无权,则血海不固。肾主闭藏,肾气虚,闭藏失职,导致冲任不固而成血崩之症。故血止之后用补中益气汤补其中气,加菟丝子、五味子固其肾气,用人参养荣丸助其气血之恢复,以善其后。

——本文摘自《中国当代中医专家临床经验荟萃 4 疑难杂病治验录》

赞(0) 打赏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yj0826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动力!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