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草药医疗
科普知识平台

柴平散合茵陈嵩汤加减治疗湿热黄疸

杨XX,女,7岁。河南省安阳市人。1979年6月10日初诊。

二十多天前,家长发现患儿精神不振,疲乏嗜睡,肢体乏力,厌油,很快出现了目黄、身黄、小便黄少如浓茶。急到某医院诊治,按急性黄疸型肝炎处理,用药半月,疗效欠佳。该院嘱患儿家长转住传染病院治疗,因有困难,前来我院就诊。

初诊:身目发黄,色泽鲜明如橘子皮色,溲黄赤,右胸胁不适,纳呆,腹胀,口干,口苦。肝下界在锁骨中线肋下3cm,剑突下约4cm。舌质红、苔黄腻,脉弦数。肝功能检查:黄疸指数30单位。属湿热黄疸,热重于湿型。治宜疏肝利胆,清利湿热,调理脾胃。方用柴平散合茵陈嵩汤加减:

柴胡9g,黄芩6g,苍术6g,川朴6g,陈皮6g,焦三仙各6g,清半夏5g,茵陈30g,青蒿6g,鳖甲9g,大黄3g,莱菔子6g,栀子6g,泽泻6g,木通4g,甘草3g。

二诊:服上药五剂后,巩膜及身黄见退,小便黄色减轻,食欲增加,精神好转,肝下界在锁骨中线肋下约1 cm,剑突下约3cm,尚有压痛和叩击痛。舌尖红、苔薄黄,脉弦。守前方加胡黄连6g,生地6g,赤芍6g。继进十三剂。

三诊:身目发黄已退半,食欲增加,精神好,守原方出入,再服三剂。

四诊:身日黄已退清,小便黄止,腹胀除,四肢有力,肝脏回缩到肋弓内,舌、脉正常,继服中药,建议复查肝功能。

五诊:肝功能检查:黄疸指数3单位,麝香草酚浊度试验4单位,谷丙转氨酶40单位。患儿病告痊愈。为了善后处理,香砂六君子汤继进七剂。

——本文摘自《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》

赞(0) 打赏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yj0826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动力!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