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草药医疗
科普知识平台

麻黄细辛附子汤合小柴胡汤化裁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

徐某某,女,70岁,农民。突发耳聋、耳鸣1周余,加重3天。2009年3月28日初诊。

1周前,患者受风寒感冒,继之突发听力减退和耳鸣,服多种药物治疗无效,3天前早晨7点多,突感头部轰响,颈后及双侧乳突部像空了一样难受,两耳鸣响发闷,听力急剧减退,左侧尤重,心急烦躁不安,在市某医院诊为感音神经性耳聋,要其住院,因经济拮据而求治于中医。诊见:精神差,困乏,口干,口苦,无口渴,畏寒无汗,纳差,舌质淡暗,舌体胖大、苔白滑膩,脉细。患者有糖尿病史4年。

四诊合参,辨证为太阳、少阳、少阴合病。治宜温经解表,调达枢机。方拟麻黄细辛附子汤合小柴胡汤化裁:炮附子9g,麻黄、细辛各12g,柴胡20g,法半夏18g,黄芩、党参、炙甘草、生姜各15g,大枣7枚(掰开)。3剂,日1剂,水煎分2次服。

二诊:诉头已不轰响,颈部及乳突部已无空感,听力明显恢复,仍不时畏寒。守上方加炮附子至15g(先煎0.5小时),麻黄、细辛各12g,加川芎30g,继服3剂,痊愈。

辨治体会:患者年高久病阳虚,外感风寒未解,又入少阳半表半里及少阴之里。耳为肾之外窍,少阴阳虚,一则寒凝窍闭,二则阴火上僭,皆可致头轰、耳鸣、耳聋,加之少阳也主诸窍,风寒之邪侵袭少阳,邪阻中、上二焦,枢机失畅,清窍不利,亦加重耳鸣、耳聋。正如《伤寒论》264条所云“少阳中风,两耳无所闻”。故以麻黄细辛附子汤扶阳温经,散寒解表;合以小柴胡汤调达枢机开窍,表里同治,奏效较捷。二诊加重附子的量,意在加强温经通络开窍之效,加川芎意在借其“主中风入脑,头痛,寒痹”(《神农本草经》)之功,入脑活血散寒,以助清阳之气。

本案中附子与半夏同用,未见任何毒副反应,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中的附子粳米汤是附子与半夏合用之范例。

——本文摘自《经方活用心法:六经辨治医案实录》

相关文章:

麻黄细辛附子汤方歌,功效与作用

赞(0) 打赏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yj0826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动力!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