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草药医疗
科普知识平台

白附子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,中药白附子图片

本文目录

1 中药白附子图片2 白附子的功效和作用3 【白附子的配伍应用】4 【白附子的用量用法】5 【白附子的使用注意及禁忌】6 【白附子的本草摘要】7 【白附子的现代研究】

中药白附子图片

【来源】为天南星科草本植物独角莲 Typhonium giganteum Engl.的块茎,称“禹白附”(鸡心白附子),主产于河南、甘肃、湖北等地。秋季采挖,除去须根及外皮,晒干。《名医别录》已收白附子。历代本草所用的白附子均为毛科黄花乌头Ac-onitum coreanum(Levl.)Raipaics的子根及母根,现仅上海、浙江等少数地区使用。禹白附始见于《中国药植志》,现全国多数地区使用。【处方用名】白附子 制白附 关白附 禹白附

白附子

制白附子

白附子的功效和作用

白附子的功效和作用

【性能概要】味辛、甘,性大温,有毒。归胃经。本品性极燥烈,能升能散,功能祛风化痰解痉,善引药势上行,而治头面部之风痰实邪为其主要特点。常用于中风所致的口眼歪斜、偏正头痛或痰厥头痛;对于中风痰涌,语言謇涩,及破伤风,抽搐口噤之症,亦可应用。此外,外用能祛湿止痒,以治湿疹及疥癣风疮之瘙痒证。白附子素有关白附与禹白附之分,前者毒性大又甚燥烈,功偏祛寒湿,止疼痛,适用于中风偏正头痛、风寒湿痹、中风口眼歪斜等;后者祛风痰,息风止痉功能强,适用于破伤风抽搐及中风痰壅、半身不遂之证。白附子、天南星均为治风痰之要药。然白附子性升上行,重在去头面部风痰实邪,并能祛寒湿;天南星燥湿化痰,又善祛风定痉,湿痰、风痰均治之,且能散血消肿。其中禹白附的功能与天南星较为相近。白附子与黑附子虽都为温热燥烈有毒之品,但除祛寒湿,止疼痛这一功能相似之外,余则有很大不同。前者辛温燥烈而性升,专走上焦,主治头面部之风邪及中风痰壅,语言謇涩;后者辛热,虽走而不守,然偏走下焦,以温命火、散阴邪,回阳救逆为主。

【白附子的配伍应用】

1.用于中风痰壅,口眼歪斜、语言謇涩及偏正头痛等症。如《杨氏家藏方》牵正散,以之配伍息风止痉药物全蝎、僵蚕,治中风口眼歪斜、半身不遂;《证治准绳》白附饮,配伍南星、半夏、天麻、全蝎、蜈蚣等,治风痰壅盛,抽搐呕吐;《外科正宗》玉真散,配伍防风、南星、白芷、天麻等,治破伤风;《本事方》三生丸,治痰厥头痛,则与南星、半夏等祛痰药同用。2.用于湿疹瘙痒,可与羌活、白蒺藜等祛风药同用。此外,外用可治毒蛇咬伤及瘰疠痰核,可单味捣烂外敷。

【白附子的用量用法】

内服:3~5克。外用:适量,捣烂外敷。

【白附子的使用注意及禁忌】

本品燥烈伤阴,故阴虚有热动风及孕妇忌用。

【白附子的本草摘要】

《名医别录》:“主心痛,血痹,面上百病,行药势。”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主中风失音,一切冷风气,面皯瘢疵。”《用药法象》:“纯阳,引药势上行。”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“风痰。”《本草纲目》:“白附子乃阳明经药,因与附子相似,故得此名,实非附子类也。”

【白附子的现代研究】

成分:独角莲含皂苷、蔗糖、β-谷甾醇-D-葡萄糖苷、肌醇等。黄花乌头含次乌头碱及关附六种生物碱。药理:独角莲有镇静、抗炎、抗结核杆菌、抑肿瘤作用。黄花乌头有抗炎、镇痛、抗心律失常作用。

赞(0) 打赏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yj0826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动力!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