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草药医疗
科普知识平台

接骨草的功效与作用

朔藋细叶为忍冬科植物蒴草的全草或根。又名接骨草。分布山东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苏、浙江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和四川等地。多为栽培。

接骨草在仲景书中,《金匮要略》入1方次。

【药性特点】接骨草甘、酸,温。有毒。入肝经。功能活血散瘀,通行血脉,主治金疮病等。

接骨草

  【接骨草的临床应用】

  治金疮病

留滞成瘀证

王不留行散证

见证、证质、证治、证方(见王不留行条)。

朔藋细叶在王不留行散中,活血消肿,续筋接骨。

药用选方

治骨折:鲜接骨草根,加鲜苦参根等量,入黄酒捣烂裹敷伤处,外夹以杉树栓皮,固定,每天换一次。治咳嗽:鲜接骨草茎叶一两,炖猪肉服。治挫伤、扭伤:接骨草鲜全草加食盐适量捣烂外敷伤处。治流行性腮腺炎:接骨草鲜全草捣烂外敷患处。治闭经:接骨草鲜全草一至二两,水煎,冲黄酒、红糖服。治肺结核发热、咳嗽:接骨草鲜全草一至二两,水煎服。

  【接骨草的用量用法】

1.用量 仲景用量10分(100克),如王不留行散。

2.用法 散剂。合与他药,每服6克。也可外敷。

按:接骨草,味甘酸气温,能行血通经,消瘀化凝,疗水肿,逐湿痹,破瘀血,下癥块。是化瘀消肿的良药。外敷内服均可。因有破瘀之力,故孕妇禁用。

  【文献摘要】

《本草纲目》引《名医别录》:“主治风瘙瘾疹、身痒、湿痹,可作浴汤。”

  【参考资料】

1.据化学分析 本品含黃酮类、酚性成分,鞣质、糖类、绿原酸,干叶分离出β谷甾醇、豆甾醇、菜油甾醇、a-香树酯醇、棕榈酸酯、熊果酸和多种硝酸钾。

2.据现代临床 肾炎水肿,脚气水肿,外科切口感染,外伤性出血等。

赞(0) 打赏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yj0826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动力!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