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草药医疗
科普知识平台

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,山豆根的副作用及禁忌,中药山豆根图片

本文目录

1 中药山豆根图片2 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3 【山豆根的配伍应用】4 【山豆根的用量用法】5 【山豆根的使用注意及禁忌】6 【山豆根的本草摘要】7 【山豆根的现代研究】

中药山豆根图片

山豆根

【来源】为豆科小灌木植物越南槐(广豆根)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.的根及根茎。主产于广西、广东、江西、贵州等地。全年可采,以秋季采挖者为佳。洗净泥土,晒干,焖透切片。生用。北豆根为防己科多年生藤本植物蝙蝠葛(北豆根)Menispermum dahuricum DC.的根茎,为北方习用。【处方用名】山豆根 广豆根 南豆根 北豆根

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

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

【性能概要】味苦,性寒。归心、肺、胃经。本品清心肺胃之火,而有解毒利咽消肿之功,为治喉症之要药。对肺胃火毒上攻的咽喉肿痛,或齿龈肿痛均有良效。马勃、山豆根、射干均为治疗咽喉肿痛常用之品。然马勃辛散适用于肺有风热者;山豆根大苦大寒,适用于热毒炽盛者;射干降火散血,消痰散结,适用于热结血瘀,痰热壅盛者。

【山豆根的配伍应用】

用于肺胃火毒炽盛的咽喉肿痛,可单用,如《永类钤方》治喉中发痈,山豆根磨醋噙之,追涎即愈;势重不能言者,多与射干、玄参、板蓝根等解毒、利咽的药物同用。用于龈肿齿痛,可单用煎汤漱口,也可配石膏、黄连、丹皮等同用。

【山豆根的用量用法】

内服:3~10克。

【山豆根的使用注意及禁忌】

脾虚食少便溏者忌服。不良反应与服药剂量有关,用当注意。

【山豆根的本草摘要】

《开宝本草》:”消疮肿毒。”【图经本草):“含之解咽喉肿毒。”《本草备要》:“泻热解毒,去肺大肠风热;含之咽汁,止喉痛,龈痛,齿痛。”

【山豆根的现代研究】

成分:含苦参碱、氧化苦参碱、臭豆碱、甲基金雀花碱等。药理:有抗心律失常、降压、镇痛、抗炎、抗肿瘤、抗菌、抑制致病性真菌及钩端螺旋体等作用。临床报道:有报道为预防感冒,煎煮含广豆根的复方(广豆根、贯众、板蓝根、银花各3钱),给81人服用,服后15分钟开始66人有毒性反应发生,主症为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四肢无力,少数人抽搐、腹痛、腹泻、心跳加快。动物实验证明广豆根的毒性大于北豆根。不良反应与服药剂量有关,如用量10克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.2%,9克为17%,6克为0.5%。

赞(0) 打赏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yj0826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动力!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