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草药医疗
科普知识平台

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室性早搏

李xx,男,40岁,千部。1980年12月26日初诊。主诉:自觉心慌,时轻时重,不定时发作已四个月。经本单位医院检查,诊断为:“室性早搏”。曾内服心得安等药无大效果。

症状:心悸短气,不定时发作,工作劳累或思想紧张则重,好出虚汗,久坐猛起则头晕眼花,食欲尚好,但全身乏力,经常失眠,且有阳痿现象。

检查:脉象结、代、无力(3~5至一止),舌质淡红、苔淡白而薄。听诊心脏搏动有间歇(3~5至一停)但无杂音。肺无异常。肝脾不肿大。血压100/70mmHg。

辨证。心气不足,肾气虚弱,心肾不交,而致心机能失常,脉结、代,心悸。

治则:养心益肾,调节心功能。

方药: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。

处方:炙甘草10g,生地20g,麦冬15,桂枝10g,柏子仁12g,阿胶10g,当归12g,茯苓16g,酸枣仁15g,远志12g,五味子10g,炮附子6g,大枣10枚,白酒(冲)10ml。

1981年元月19日二诊:服药15剂心悸好转,偶而发作,不出虚汁,睡眠不好。继服。

2月17日三诊:脉沉缓无力,节律正常,但觉心烦,睡眠差,多梦,健忘。上方去附子、桂枝,加夜交藤30g,生龙骨、生牡蛎各15g。

3月10日四诊:脉缓无力,舌苔淡白,可以安静入眠,血压110/75mmHg。改服补心丹两盒巩固疗效。半年后访问恢复正常。

按:《伤寒论》云:“伤寒脉结代,心动悸,炙甘草汤主之”。本例患者因心气虚,肾气弱,心肾功能失调而致心悸。遵仲景法用炙甘草汤加减合生脉散加茯苓、柏子仁、远志等则安;由于脉迟缓而结代,少佐附子以强心;逐渐恢复。又因桂附之助阳,引起心烦失眠等,故减去之,加夜交藤、生龙骨、生牡蛎等加强镇静安神,终以补心丹而获愈。

——本文摘自《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》

赞(0) 打赏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yj0826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动力!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