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草药医疗
科普知识平台

自拟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(胃脘痛)

王xx,男,42岁,干部。初诊(1984年5月3日):胃脘疼痛连及右胁,胃脘嘈杂,嗳气时吐苦水,饮食减少,历时一年,加重两周,大便色黑,疲倦乏力。经某医院做胃镜检查,确诊为“胆汁返流性胃炎,胃粘膜充血有多处出血点”。大便潜血(++)。舌边、尖红,舌苔薄黄,脉弦细。辨证:胆胃不和,胃气上逆。治法:疏泄胆府,和胃降逆。

白蒺藜方药:利胆和胃汤(自拟方)。白蒺藜15g,青、陈皮各10g,枳壳10g,川楝子6g,延胡索10g,半夏12g,姜竹茹15g,五灵脂10g,半枝莲12g,代赭石15g,莪术6g,生甘草10g,橘叶10g。二诊(5月6日):服三剂后,胃脘疼大减,得矢气甚多,脘腹胀满亦减,是腑气泻通之兆,唯饮食仍少。上方去川楝子、五灵脂,加谷、麦芽各10g,槟榔、大腹皮各10g,再进10剂。三诊(5月16日):药后胃脘胀痛若失,恶心、呕吐苦水消失,饮食、二便正常、临床治愈。按:胆喜疏泄,胃宜和降。胆胃属腑,皆以通为顺,以通为补。胆失疏泄则横逆犯胃,胃失和降则脘腹胀满疼痛,嗳气泛恶、口苦不能食;久痛入络,则痛甚便血。故以青皮、枳壳、橘叶、谷芽、麦芽等疏利胆府;以半夏、陈皮、姜竹茹、川楝子、半枝莲等和胃降逆,清胆胃郁热;莪术、五灵脂、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;甘草调合诸药,和中缓急。共收疏胆和胃,降逆止痛之功。切中病机,疗效满意。

——本文摘自《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》

赞(0) 打赏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yj0826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动力!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