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草药医疗
科普知识平台

孕妇虚寒痢的治疗医案

孙xx,女,31岁,河南省伊川县高山公社人。1977年8月10日初诊。

主诉:下痢赤白已14天。

初病腹痛,下痢赤白,微恶寒,继发热,曾在家用药不效求诊。

现症:不发热,下痛白粘沫,日夜达数十次,少腹痛,里急后重,食欲大减,说话无力,加之又近产期,精神极度疲惫,口不渴,小便清长。

检查;舌质淡、苔薄白,脉象沉弱。

诊断:虚寒痢。

分析:舌苔薄白,舌质淡,脉象沉弱,下痢白粘沫,又近产期可知病属虚寒;患者体质已衰,更耗气伤神;食欲不振,后天来源缺乏。应健脾宽肠,温中调气为法。

处方:当归12g,生白芍15g,枳壳9g,车前子9g,乌梅肉12g,木香4.5g,吴茱萸6g,罌粟壳9g,山药15g,甘草3g。

8月11日二诊:药进一剂,病情有减,日夜下痢减至10多次,稍有重坠感,食欲增,舌苔薄白,脉沉弱。上方去枳壳,加黑山植12g,吴茱萸改用3g,山药改用30g,木香改用3g。二剂。

8月13日三诊:痢止,精神好,食量增,每餐能进一碗多饭,舌苔薄白,脉象较前有力。处方:生黄芪15g,白术12g,茯苓9g,山药30g,当归12g,生白芍15g,诃子肉9g,党参9g,建曲12g,吴茱萸3g,草蔻仁9g。二剂。

药后病情痊愈,届期顺产,母子均健。

按:本案孕期作痢,病程两周,次多无度,正气已耗。痢下纯白,可视虚寒,故当温法治之。用归、芍养血益正,山药健脾益气;吴茱萸温中;枳壳宽畅;乌梅酸敛;罌粟壳涩肠;木香调气;车前子分阴阳而利水。药进症减,继服而康。

——本文摘自《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》

赞(0) 打赏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yj0826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动力!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