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草药医疗
科普知识平台

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黄疸

张X,女,60岁,安阳卷烟厂家属。1980年10月29日来诊。

患者身目俱黄如橘子色,小便短赤而黄一月余。经某医院治疗症状不减,遂来我处求治。

现症:患者仍以身、目、尿黄为主,伴头重身困,胸脘痞闷,纳差欲呕,厌油腻,口苦不渴,右胁胀痛,嗜睡。舌苔黄,腻,脉濡缓。

肝功能检查:黄疸指数:10个单位,谷丙转氨酶:300单位,脑磷脂絮状试验(+++)。

据证所辨,此乃热为湿伏,湿热熏蒸肝胆,导致肝失疏泄,胆汁不循常道,外溢于肌肤,下流于膀胱,使面目小便俱黄。治宜清热利湿,健脾去黄。药用:

茵陈30g,黑栀子12g,大黄9g,苍术12g,川朴9g,陈皮12g,清半夏9g,香附9g,焦三仙各9g,草豆蔻9g,泽泻12g,木通9g,白术12g,紫苏9g,甘草3g。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

上药连服二十剂,三次复查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,自觉症状消失。效不更方继进十剂,以善后巩固。后随访未见复发。

按:《景岳全书》曰:“阳黄证多以脾湿不流、郁热所致,必须清火邪,利小便;火清则溺自清,溺清则黄自退”,本例患者正属此证。故以茵陈蒿汤为君,清热利湿,加入泽泻、木通,令湿热从小便泻出,则身目黄、腹满可自除;以平胃散加白术为臣,燥湿健脾;佐以焦三仙、草豆蔻、半夏消食和胃,降逆止呕;香附专入肝经,疏肝解郁,消胀除满;用紫苏一味外解表邪。诸药合用,小便通利,湿热驱除,黄疸自退而病告痊愈。

——本文摘自《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》

赞(0) 打赏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yj0826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动力!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