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论:不好
真相解析:
长期保持饥饿状态不好,因为会使人体摄入营养不足,只会对心脏健康造成损伤,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:
第一,会导致心动过缓。人体器官想要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,需要有热量供应,心脏也是如此。如果长期保持饥饿状态,热量摄入不足,会导致心脏体积减小,心输出量下降,心率减慢,进而出现心动过缓。严重的心动过缓又可让循环血量下降,出现缺血缺氧的状态,严重者甚至会心力衰竭。
第二,会导致营养不良性心脏病。长期热量摄入不足,也会导致其他营养素摄入不足,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,尤其以贫血多见。当机体处于严重贫血的状态,血液载氧能力下降,机体各器官就会出现缺氧的状况。为了供氧,心输出量需要增加,心脏的收缩加强,负荷加重。长此以往,左、右心室会扩大、肥厚,从而导致心功能不全、心力衰竭。
第三,会导致感染性心肌病。由于长期营养、热量等摄入不足,会出现机体消瘦,免疫功能低下,容易因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发生疾病,如心肌炎等,进而危害到心脏健康。
专家提醒:
体重超重、正常、偏低的人群,能否保持饥饿或节食减肥,需要由医生对其进行评估后决定。只有均衡的摄入营养,才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。